孩子是父母的结晶,是父母把他们带着这世界上的,孩子的性格特征和他的父母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,从某种角度来说,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,照见的是他们内心最真实的部分。
很多的父母,自己并没有活得很精彩,更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、梦想,然后就把这一切寄托在孩子身上,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实现自己曾经愿望。
但是……
11张来自CureJoy的英文漫画《不良教养方式》走红网络,画面诙谐有趣,却给每一位父母敲响警钟:孩子身上表现出的不良教养行为,背后真正的原因是父母的教育失当。
一.
如果你的孩子不能坚持自我
因为小时候你总在公众场合
批评教育他们
父母应该怎么做?
从2岁左右开始,孩子就会有自己的自尊心,他们懂得察言观色,特别是在公共场合,一个嘲讽或鄙视的眼神,对孩子而言,都是一种无声的伤害。
要知道——
如果父母总是在公众场合数落教育孩子,只会让孩子惧怕他人的眼光,放弃自我,选择从众保护自己。
二.
如果你的孩子
总是什么都不告诉你
那是因为你总是爱打击他
父母应该怎么做?
孩子从2岁左右,开始就有自尊心的意识,年龄越大自尊心越强,父母的语言是一把双刃剑,既可以用赞美的语言与孩子推心置腹,也可以用贬低的语言破坏亲密关系,打击无疑是孩子挫败感产生的始作俑者。
要知道——
如果孩子不愿和父母多说话,重要因素在于,他们觉得自己说的话不受父母重视,甚至常遭到指责和打击。久而久之,自然就不愿向父母吐露自己的心声。
三.
如果你什么都给孩子买
但他还会去拿别人的东西
那是因为你没有给他
选择自己想要的东西的机会
父母应该怎么做?
当孩子成长到2-3岁时,已经开始有自己的喜爱癖好,自我选择和挑选能帮助孩子拥有“物权意识”。
要知道——
如果你什么都给孩子买,但他还会去拿别人的东西,那是因为你没有给他选择自己想要的东西的机会。
三.
如果你的孩子很懦弱
因为你总是及时帮助他
清扫了成长道路每一个障碍
父母应该怎么做?
隔壁家6岁的儿子,看到一只小蚂蚁都会吓得跳到妈妈的怀里,在幼儿园里常常被同学欺负,不敢反抗,孩子的妈妈总是抱怨儿子太懦弱,缺少了男孩子气。
要知道——
父母无条件的付出,每次孩子遇到困难就及时帮助解决了所有问题,这对孩子是一个甜蜜的陷阱,只会剥夺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,爱要适度。
四.
如果你的孩子总是故意打扰你
那是因为你和他缺乏肢体接触
缺乏亲密感
父母应该怎么做?
每当出门时,孩子总会主动让我们亲亲小脸,或者抱一抱,父母与子女有足够适度的肢体接触,有助亲密的亲子关系,也能有助孩子获得更多的安全感。
要知道——
孩子并不是想要真的打扰我们,而只是单纯地想要表达“爸爸妈妈,陪陪我吧”。不妨多花几分钟的时间,给孩子一个甜甜的微笑或者是拥抱。
五.
如果你的孩子爱撒谎
是因为你对他犯过的错
有过激反应
父母应该怎么做?
平和情绪,控制自己的脾气,学着理解和接纳孩子的错误,认真的谈一次心,引导他们改变不好的行为习惯。如果孩子觉得父母能够接纳他们的错误,孩子也就没必要撒谎了。
要知道——
一般孩子向父母撒谎有两种情况:一是因为害怕伤害自己的错事伤害父母;二是因为父母曾对孩子的错事有过激反应,导致孩子内心恐惧对后果的承担。
六.
你的孩子缺乏自信心
因为你给他的建议多过鼓励
父母应该怎么做?
每当遇到陌生人或者发现新事物,孩子都会害怕地躲到父母背后,也不敢独自探索新的事物,似乎孩子太过缺乏自信了。不妨多鼓励他们勇敢尝试,当他们尝试到成功的体验,自然也就会越来越自信。
要知道——
灌输或训导式的教育方式,让孩子获得的是被包办安排好的生活,往往忽略了孩子自己的心理与想法。不妨,多鼓励孩子自己勇敢地去尝试探索,当他们尝试到成功的体验,自然也就会越来越自信。
七.
如果你的孩子嫉妒心太强
那是因为你总是
拿他和别的孩子比
父母应该怎么做?
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天使,望子成龙,望女成凤的心情可理解,但找对方法更重要,不攀比,多鼓励与赞美才是孩子健康向上成长的动力。
要知道——
拿孩子与他人对比,只会让孩子认为“自己不是一人好孩子”,过度督促对比,适得其反,影响孩子的性格,妨碍日后的社交关系。
八.
如果你的孩子很容易生气
因为你对他的赞扬不够
他只有行为不当时
才获得了你的关注
父母应该怎么做?
孩子生气发脾气,多数是父母冷落了孩子,对他的关注度不够,而只有行为不当,父母才好好哄他们,获得关注。父母可以在日常留出时间,陪伴孩子,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和生理需求,在成长中给到他们足够的安全感。要知道——
夸奖和赞美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,不仅有助孩子获得自信心,建立亲密关系,也能起到激励作用。但夸奖是一门艺术,夸得具体、夸得正确、夸得适度,孩子才会受用,往往很多父母虽关爱孩子,却不会赞扬孩子,错误的引导和示范,只会带来错误的结果。
九.
如果你的孩子不懂得尊重他人感受
因为你总是命令他
不懂得尊重他的感受
父母应该怎么做?
俗语有言“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”,教育环境对孩子极为重要。日常生活中,父母要多注意自己的言行,在与孩子交流沟通时请尊重他们,父母言行一致,孩子才会学着尊重他人,顾及他人感受。
要知道——
孩子的模仿能力从2岁就开始高速发展,他们会模仿父母的动作、语言,但他们又不会进行分辨,如果父母总命令孩子,不懂得尊重孩子,孩子也不会懂得尊重他人感受。
十.
如果你的孩子
行为粗鲁没礼貌
是他从父母或身边人那里学来的
父母应该怎么做?
当“好榜样”比当“好保姆”对孩子更重要!言传身教,身教比言传影响力更大,原生家庭的行为习性,将伴随孩子的一生。
要知道——
“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”,不良环境才是孩子不良教养产生的源泉。
最终告诫:
作为父母,请相信孩子,相信生命的能量,相信人性向善向美,也请尊重孩子生命的需求,做他们最好的陪伴者和支持者。想起《不教的教育》中有句话,只有看清自己的本源,深刻认同自己,才会生出定见,乃至从容裕如。教育亦如此。
第一步点击关注,第二步私信
点击【小袋鼠学堂】头像。